兒子30歲了 如何勸他趕緊找對象?
很多單身青年都覺得逢年過節不知道如何應對家里長輩的催婚。我作為“長輩”,真的替我的兒子著急,他都已經30歲了,除了上班就是呆在家里睡大覺、耍手機,也不想著找對象的事,一催他還不耐煩,說用不著操心,他自己心里有數。每次都心里有數,都好幾年了還單身。作為父母,應該怎么辦?是放任不管?還是有什么方法可以勸一勸?
你是一位通情達理的母親,尊重理解相信自己的兒子,可隨著年歲增長,他的個人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,當父母的難免擔心。子女婚嫁是終身大事,不止對子女個人是大事,更是對父母親朋也是大事。父母的催婚,子女的躲閃逃避,這種困境都是自說自話,缺乏換位思考。
父母有著三層的壓力:
一是大多數的父母都是奉獻型的,真心為子女著想,本著趁自己年輕還能發光發熱的精神,希望子女早點結婚生子,父母也能幫著減輕孩子的負擔,年齡每大一歲,焦慮就增加一分;
二是在我國傳統的文化語境里,子女只有成家立業了,才能算是獨立成人,而且先成家再立業的心理邏輯不能亂,無論年齡幾何,只要沒成家,父母就無法放心安心,始終認為你是小孩子;
三是來自社會的壓力,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和驕傲,但若孩子的個人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,大家會逐漸聚焦于此,逐漸掏空父母晚年自豪的底氣。
子女的問題也有三個方面:
一是先明確要不要結婚生子?如果沒有用余生對抗世俗的勇氣,沒有足夠堅定的信念不懼歲月侵蝕,就算賺錢能力不錯也最好不要走不婚丁克的路,余生太漫長,錯過這一站,可能會給你后悔的時間,卻不給你后悔的機會。
二是被動等待還是主動出擊?緣份太玄妙,沒人能預測它什么時候降臨,很多人等待著期盼著,可都市青年往往工作疲憊,生活圈狹窄,以至于很多人拖成了剩男剩女,那么所謂的等待就是給自己挖的坑。想要遇見命中注定的人,前提是你們有“遇見的機會”,主動做點什么,多爭取些機會,總好過什么都不做吧;
三是“不將就”是愛的尊嚴還是陷阱?愛情是神圣的,有人渴望完美的愛情,不愿輕易嘗試,掐著不將就的傲嬌姿態,俯視眾生,可婚姻愛情并不只局限于某時某刻的高光定格,而是連貫流動的平凡歲月編制,如奔騰的江河,夾帶著泥沙也暗藏神話,很可能“不將就”收獲的愛情也需要有“將就”的智慧才能走得更長久??!所以,無需強求某一瞬的石破天驚,而要經營細水長流的幸福;更不要片面自私的誤解,父母的關心就是干涉,說實在的,你的選擇與別人有多大關系呢?最多就算茶余飯后的談資,只有親爹娘的牽腸掛肚才是實打實的愛,體諒和感恩中國式父母的那點卑微的小心思吧。
給兒子的建議:
能否理解一下父母,做個靠譜的兒子?你告訴母親自己心里有數,不耐煩他們催促操心,那就拿出結果讓他們安心呀!怎能如此,既不解釋,又無著落,還不行動,憑白讓父母擔心呢?
給母親的建議:
30歲的兒子感情無著,該怎么催就怎么催,不要過激就好。催促表達著父母的態度,也是給他的壓力,否則他不理解你們的苦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微信公眾號